宮腔鏡是一項新的微創(chuàng)性婦科診療技術,可用于診斷、治療和隨訪子宮腔內病變。不僅能確定病灶存在的部位、大小、外觀和范圍,而且能對病灶表面的組織結構進行細致的觀察,并在直視下取材或定位刮宮,大大提高了對宮腔內疾病診斷的準確性,彌補了傳統(tǒng)診療方法的不足。對伴有出血性疾病患者如血小板減少癥、血友病等宮腔鏡手術也相對安全。
術前準備:
1.心理護理 向患者及家屬耐心解釋腔鏡手術創(chuàng)傷小,痛苦少,術后恢復快,住院時間短等優(yōu)點,解除患者及家屬的思想顧慮.使病人緊張的心情得到放松,主動配合治療,達到預期目標。
2.患者準備 完善術前的相關檢查,如血常規(guī)、白帶常規(guī),明確近期有無宮腔鏡診治的禁忌證,如生殖系統(tǒng)炎癥、呼吸道炎癥等,以月經干凈后1周為適宜的診治時間,術前3天禁性生活,測體溫<37.5℃。患者排空膀胱,取膀胱截石位,清潔、消毒外陰、陰道。
術后護理:
1.去枕平臥6h,以免過早抬高頭部致使腦脊液自穿刺處滲出至脊膜腔外,造成腦壓過低,牽張顱內靜脈竇和腦膜等組織而引起頭痛。如手術時所用灌流液溫度過低,患者出現(xiàn)體溫下降,應采取保溫措施,如術中出血量多,術后出現(xiàn)低血壓,應密切監(jiān)測血壓情況。
2.一般術后出現(xiàn)下腹隱痛,如出現(xiàn)面色蒼白,腹痛加劇,應報告醫(yī)生,給予吸氧,監(jiān)測生命體征,建立靜脈通道,配合醫(yī)生進行搶救。
3.觀察陰道流血情況,術后陰道少量流血,24h內鮮紅色,24h后轉淡紅色,如陰道流血增多,量多于月經量,報告醫(yī)生處理。
4.靜脈麻醉手術后6h進食半流質,硬膜外麻醉手術后12h進食半流質,術后第一天進食,要求進食高蛋白、高熱量、高維生素食物,少食刺激食物。
5.遵醫(yī)囑應用抗生素,每天會陰擦洗2次,指導患者保持會陰清潔,注意個人衛(wèi)生。
出院指導:
術后2個月內陰道持續(xù)排液,開始2周內為血液,量少如月經量,2周后轉為淡紅色液,而后為黃色水樣,最后為無色水樣排液。出院后注意休息,適量活動,2個月內避免進行增加腹壓的動作,如久站、久蹲、跳舞等。6周內禁止性生活,注意保持會陰清潔干燥,42天后來院復查。